揭阳心理咨询
强烈不建议通过阅读和日记的方法来改变人格,因为人格本身就不是通过学习塑造来的,它更有可能是在早年的教养环境中被养育者逐渐熏陶出来的,是亲子关系的产物。因此人格上如果出现了问题,也需要在关系里面修复。
读书看上去是你和作者之间在互动,实际上是你和你想象中的作者在互动。作者表达的内容客观不变,心理咨询,但你的理解实际上难免摆脱主观色彩。**重要的是,书籍永远不会和你互动,不会对你的行为产生反馈,这是它和关系的重大区别。写日记不仅有读书的部分“弊端”,还有一个更大的弊端,你实际上是在和你自己互动,连新颖的观点都没有,只能用过去的思维模式不断的生产新的内容,就像一锅牛油麻辣锅,涮什么东西捞出来都是麻辣味的。因此阅读和日记在改变人格方面上的作用远不如一段关系。
叶业情感是专业的情感咨询挽回机构,以“高效、保密”为基准,专业的理论体系配合精细的实际操作,用心帮助每一个有情感诉求的朋友。 叶业情感拥有专业强大的情感团队,由多名从事相关工作经验的成员组成,我们针对每个朋友不同的情况,提供从咨询——分析——解决问题的一对一全程私密服务。 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付出可以让有情感困惑的朋友得到问题的解决,为社会更加和谐献出一份力。
沉默带来了焦虑感,来访者就会选择去防御它。这种防御在缓解来访者的焦虑感同时,也有可能造成某种症状。而这种防御焦虑的模式,常常不仅出现在咨询中,也出现在来访者的生活中。这样,咨询师就能够通过观察来访者的反应,来理解来访者生活中的困难。
还是前面的例子:
来访者开始感到焦虑,总希望做些什么,这也许意味着来访者习惯在关系中承担责任,这种模式可能会导致其在人际关系中付出太多,回报太少,忽略了自己的情感;
来访者感到愤怒,这也许意味着他对咨询师有想象,这个想象失望了,因此他将失望的感受转化为愤怒发泄给咨询师,这种模式可能会导致来访者在关系中常常引起矛盾;
来访者询问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也许意味着来访者重视**和规则,希望能够在空白中找到“抓得住”的东西,这种模式可能会导致来访者畏惧**,不能自主行动。
寻找共同话题:
情侣也好,夫妻也好,总要有共同的话题的。谈恋爱就是谈的过程,谈对整个世界的看法,谈对人生的期望,谈对以后生活的向往。
男女双方有共同的话题,才能谈在一起,才能把亲密程度逐渐地增加。
这些共同的话题,不一定是双方都喜欢的事情。
切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不要轻易施于人。保持一定的**性,找到共同的话题。他可以分享对世界杯、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你只需要认真倾听,不时点头,一脸崇拜的样子就好了。
她或许常常抱怨生活,抱怨工作,抱怨身边的小烦恼,你不需要去帮她解决,只是认真地听,偶尔出一些小小建议就好,女人倾诉的时候,男人只需要听就好了。
博弈**忌“感情牌”
因为爱,所以包容,这是对的。
但因为爱,你一再调动底线,让底线变成了无底线,没有限制的退让你以为会让感情升华吗?就因为你害怕失去一个人,你就失去了自己,是吗?
对方踩在你的原则底线上时,你如果说“乖,干得好,没事,这点屁大的事不算什么。”
然后自己内心按忍不爽,对方倨傲仰起头,明白自己对你而言的重要性后,不是满足,是肆无忌惮。
然后你就会觉得:我为你**了这么多。
一段关系的失衡越大,离失去就越近。
你以为的真的就只是你以为的。
你要做的,不是在底线被踩时忍让,而是明确告诉对方,我可以对你好,可以宠你,可以爱你,但是你不可以无视我的原则底线,不可以捆绑我的时间空间。
不是谁喜欢的多谁就输了,而是谁姿态更低,谁就输了。
既然是博弈,就永远不要忘了,能够博弈,至少要能力匹配,至少要势均力敌,不然除非对方故意放水,否则你没有赢的可能性。
心理咨询
1,对来访者来说,心理咨询初步,也是比较大的难点,就是选择咨询师,并且决定开始做咨询。前面好几个人都提到了这一点。咨询师倒是轻描淡写地收到一个预约电话,但是谁知道来访者发出这个预约之前,经历过多少选择,犹豫,患得患失呢?
2,刚开始咨询时会有一点新奇感,不知不觉就发现说了很多。靠谱的咨询师通常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不会品头论足,更不会轻率地下结论。
3,咨询师的话通常比较少,但会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推动谈话继续。
4,如果希望咨询师听完之后,一针见血地找出「症结所在」,或给出自己从前不知道的「秘籍」,恐怕来访者会失望,起码对诚实的咨询师是这样。因为咨询师又不能实现什么奇迹,他们只能陪来访者一起面对和处理这个世界的各种无奈。有时候,这会让来访者感觉不满意。我自己作为来访者的时候也有同感,好像所有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都要自己努力去找,而咨询师似乎「没什么用」。
5,咨询的主体部分一般是谈话,有时也会有其它环节:CBT的咨询师会带来访者做放松,想象练习,角色扮演;精神分析师可能会让来访者躺在沙发上做「自由联想」;还有咨询师会使用沙盘、绘画、生物反馈仪之类的工具。
上一篇: 没有了